我打开拍摄手记的文件夹,最后一个(yí gè)文档的日期是2019年9月27日,那天(nà tiān)叶蕾蕾老师🧑🏫正带着孩子👶们往新(xīn)校区的墙壁上画画,九月底的阳光(yáng guāng)透彻明媚,新学生🧑🎓和新学年都像(xiàng)壁画上的植物🍀一样,散发着蓬勃(péng bó)的生命力。自从在蒲公英的拍摄结束(jié shù)之后,我曾许多次想象过,如果有(yǒu)一天它能够走进电影🎬院与观众见面(jiàn miàn),那么我是不是会有机会写下一篇(yī piān)文字,讲述我在那里拍摄的故事(gù shì)。而每当这样想的时候,我却(què)都不知道这个故事该从何讲(jiǎng)起。
直到现在我都清楚地记得第一次(dì yī cì)走进蒲公英时看到的景象。那是(shì)2017年的11月初,一个晴朗的北京秋日(qiū rì)午后,车开进校园里的时候大家都(dōu)还在上课,操场上空荡荡的。就在(zài)下车的那一刻,我抬头看到熟透的(de)柿子挂在枝头,背景是纯净的(de)天空,鲜亮的橙色和蓝色形成的(de)对比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。
我(wǒ)问梁导今天的拍摄内容是什么(shén me),梁导说随意拍就好,你先(xiān)感受一下。我记得那天拍的是七年级(qī nián jí)的孩子👶做地图,他们会在一幅(yī fú)自己绘制的中国地图的四周贴(tiē)上各自的照片,然后用线把照片(zhào piān)和他们的家乡连起来。课间休息的(de)时候孩子👶们冲到操场上疯跑玩闹,和(hé)从小在城市中心长大上学的孩子👶(hái zi)相比,他们的体格显得比实际年龄(nián líng)更小,也没有那么成熟,但却(què)让我感到更多的自信和(hé)活力。在之后越来越久的拍摄过程(guò chéng)中我会逐渐意识到,这是蒲公英给(gěi)他们的最重要的东西。
在拍摄(pāi shè)之前听到这样的选题时,难免会对(duì)故事的走向抱有想象:一群生活(shēng huó)在北京边缘的孩子👶,一个几乎从(cóng)零基础开始的合唱团,短短两年的(de)训练时间,最终也许会在舞台上(shàng)绽放耀眼的光芒。不过,纪录片在开始(kāi shǐ)拍摄之后的常态就是,现实会一次次(yī cì cì)击碎想象。没有惊艳的歌声,没有合唱(hé chàng)比赛的拿奖,没有逆袭成功的(de)故事,有的只是重复的日常和(hé)不断的离别。
合唱团的训练一周两次(liǎng cì),这是我们固定不变的拍摄。将近两年(liǎng nián)的时间,拍了不下一百次训练,每(měi)一首孩子👶们练过的歌我(wǒ)都会唱。这个过程从没让我(wǒ)觉得厌烦,因为每一次的训练总会(zǒng huì)有些不一样的事情发生。我喜欢(xǐ huān)观察他们脸上细微的表情,听他们(tā men)无论吵闹还是悄声和朋友讲自己(zì jǐ)的心情。我的年纪比他们大(dà)很多,也许因为头发少胡子多,他们(tā men)喜欢叫我“大叔”,而管别的拍摄伙伴(huǒ bàn)都叫“哥哥姐姐”。
和拍摄对象之间(zhī jiān)的距离是纪录片的永恒挑战,它(tā)有客观的条件限制,但更多(duō)的是一种选择。我无法回避自己(zì jǐ)在年龄和身份上与孩子👶们(men)的差异,但在拍摄的过程中(zhōng)我会慢慢尝试以他们的视角去(qù)理解这个世界🌍。长时间的跟拍让(ràng)最初的拍与被拍的关系(guān xì)逐渐发展成一种陪伴关系,摄像机并(bìng)不永远在场,和他们一起玩儿,一起(yì qǐ)吃好吃的,听他们讲和朋友(péng yǒu)的相处,和父母的摩擦,我就(jiù)这样看着他们一点点长大。
也许在某些(mǒu xiē)方面他们比同龄的大城市孩子👶显得(xiǎn de)幼稚,但在某些方面他们又有着(yǒu zhe)远超这个年纪的成熟。从小随着父母(fù mǔ)离开家乡,或者自出生起就在(zài)城市的边缘长大,家里多数都有(yǒu)兄弟姐妹,有的甚至是三、四个弟弟(dì di)妹妹,流动的环境和流动的教育(jiào yù),离别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。面对这座(zhè zuò)城市的升学制度,从第二年开始班级(bān jí)里的同学就在逐渐减少,告别(gào bié)是一个持续的过程,直到毕业时(shí)注定的各奔东西。
对于拍摄而言这也(yě)曾经造成了一些困扰。最初的合唱团(hé chàng tuán)团长在跟拍了不到一个学期(xué qī)后转学回了老家,她在新(xīn)学校的第一堂英语课上学习的是(shì)used to和present;男生声部的支柱第一次转学没有(méi yǒu)成功,我们庆幸着继续跟拍了(le)一个学期之后他还是转走了,那里(nà lǐ)连午饭都是在课桌前一边(yī biān)背书📖一边吃的;下一届的团长(tuán zhǎng)在学习的压力下退出了合唱团(hé chàng tuán),她也在学校练长笛,某次周末(zhōu mò)返校的下午她背着家长又去(qù)参加训练,推开门的那一刻所有人欢呼(huān hū)着把她拉进去,但那也是(shì)最后一次……于是离别成为了我们最终(zuì zhōng)的故事主线。
在这样的拍摄过程(guò chéng)中,离别也成了我要一直(yì zhí)面对的事情。不仅仅是在和转学(zhuǎn xué)的孩子👶们告别的时候,还有由于(yóu yú)各种原因离开的老师🧑🏫,最终是连(lián)老校区也不得不拆除的时候。有人(yǒu rén)问我,在蒲公英拍了这么久,结束(jié shù)拍摄的那一天你会不会很(hěn)难过。我没法用语言回答这个问题,因为(yīn wèi)我实在不擅长描述自己的感情(gǎn qíng)。作为摄影师,长久的注视是我唯一(wéi yī)能给出的答案。
写到这里回过(huí guò)头看看,我似乎并没有讲出(chū)什么像样的故事,与电影🎬不到两个(liǎng gè)小时的时长相比,我所拍下(xià)的还有太多太多。我也曾思考是否(shì fǒu)应该讲述那些没被呈现的故事(gù shì),但后来想想还是算了。纪录片就是如此(rú cǐ),故事永远不会讲完,那些未被讲述(jiǎng shù)的都已成为我记忆的一部分(yī bù fèn),与他们共同经历过就已经足够(zú gòu)了。我还会关注蒲公英的发展(fā zhǎn),还会和孩子👶们保持联系,生活还在(zài)继续,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(ba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