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妃这一特点,能破女生的“弱者(ruò zhě)气质”。
你好,我是“喜欢你喜欢我(wǒ)”的魅儿女王。
刷了几遍《甄(zhēn)嬛传》了,刚刚再看时,还是对华(duì huá)妃的这个行为表示疑惑。
就是殿选(diàn xuǎn)之后、新小主们进宫之前,华妃听说夏冬春(dōng chūn)比较张狂,她跟颂芝说:
还未入(wèi rù)宫就欺凌旁人的,本宫倒要(yào)会一会。
按理说,当时宠冠六宫的华妃应该(yīng gāi)最怕别人跟她争宠吧,可(kě)为什么偏偏对张狂的夏冬春感兴趣(gǎn xìng qù)呢?

看过《甄嬛传》的伙伴都(dōu)知道,华妃本身就是一个特别跋扈的(de)人,见谁怼谁的那种。
而(ér)现在又出了一个夏冬春:首先(shǒu xiān),她的家世好;其次,华妃推测她(tā)的姿色应该也不赖;最后呢,她(tā)又如此张狂,活生生就像第二个华妃(huá fēi)。
所以华妃是怕夏冬春成为第二个(dì èr gè)她吗?
就像皇后说的,皇上(huáng shàng)喜欢的就是她这样的。
我觉得(jué de)这一点的担心华为应该是有(yǒu)的,本来一群新晋的小主进宫,华妃(huá fēi)本来就有一种被争宠的紧迫感(jǐn pò gǎn)。
再加上自己当时确实是宠冠六宫,这(zhè)突然来一个跟自己那么相像的(de)人,如果说她没有危机感也是不(bù)可能的。
但华妃怕夏冬春成为她(tā)的第二,还不是最重要的。
那么(nà me),什么才是最重要的?
华妃提到(tí dào)说,夏冬春还未进宫就欺凌(qī líng)旁人。
难道她是要端正嫔妃们的(de)品行、为后宫的稳固发展出力、为(wèi)被欺凌者发声吗?
也许表面上(shàng)看是这样的,但其实这仅仅(jǐn jǐn)是表面而已。
在新晋小主进宫的(de)时候,华妃最先要的是在所有(suǒ yǒu)新晋小主面前干什么?

立威啊。
争不(bù)争宠的都是后话,她首先(shǒu xiān)要把自己的位置和权力立在(lì zài)那里。
她当时正手握协理六宫之权(zhī quán),也就是后宫的妃嫔们都需要(xū yào)听她安排,她来管理。
华妃的(de)这个意图,从新晋小主们拜见皇后的(de)时候就能看出来。
华妃先是姗姗来迟(shān shān lái chí),让皇后和小主们等着,这就(jiù)跟“语迟人贵”是相同的道理。
接着(jiē zhe)新晋小主们拜见她的时候,就让她们(tā men)跪着,然后跟皇后故意扯闲篇儿(piān ér),聊什么翡翠呀有的没的(de)……
谁都能看出来她就是有意(yǒu yì)的,给新晋小主们一个下马威,看看,你们(nǐ men)都得听我的。
当然,如果想立威(xiǎng lì wēi)只是多跪一会儿还不够?
掌权者们(men)最善用的方式是杀鸡🐔儆猴。
“猴”不难理解(bù nán lǐ jiě),就是所有新晋的小主啦,那么那(nà)只“鸡🐔”又是谁呢?
当然,华妃(huá fēi)选中了还未进宫就欺凌旁人(páng rén)、仗着自己家世好就张狂的(de)夏冬春。
赏她一丈红,既给(gěi)自己立了威,警醒了“猴”,还(hái)解除了自己将来被“第二个华妃”取代(qǔ dài)的后顾之忧。
其实到这里,我们不难发现(fā xiàn):华妃的边界在哪里?

就是这群新晋(xīn jìn)的小主不能碰她的权力,不能(bù néng)跟她一样在后宫飞扬跋扈。
夏冬春(dōng chūn)不是说想管教管教其他嫔妃嘛(ma),那华妃说你来管教,当我和(hé)皇后都不在了吗?
夏冬春(dōng chūn)蠢不自知地碰到了华妃的(de)边界。
有些伙伴从小被教育要大度(dà dù)、要顾大局、要忍让、乖顺,可这些只(zhǐ)适用于在家庭中父母的视角(shì jiǎo)。
如果走向社会还用这套规则的话,难免会(nán miǎn huì)生出一种弱者气质。
所以无论是谁,万一(wàn yī)他越界了,一定要发出警示。
这样(zhè yàng)他们才知道你的边界在哪里(nǎ lǐ),也不会再轻易越界。
守好自己的(de)边界,也是一种快乐 ~
我是魅(mèi)儿女王,茫茫人海,感恩遇见。
我们下篇文章(piān wén zhāng)再见啦 ~
【原创不易,抄袭必究】
作者:魅(mèi)儿女王
读书📖不耽误追剧,自由生活(shēng huó),做自己的王 ~